海安凹陷安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建筑结构分析

被引:17
作者
邵先杰
钟思瑛
廖光明
陈志湘
机构
[1] 燕山大学
[2] 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辫状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储层建筑结构单元; 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影响, 苏北盆地拉张断陷沉积基准面上升,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安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平原亚相中的分流河道具有高度沟道化特征, 具有辫状河道3个沉积单元结构的特点, 前缘亚相中反韵律的河口坝、前三角洲亚相中水下滑塌重力流和浊流发育, 纵向上与半深湖相伴生, 总体表现为向上变细、逐渐萎缩的垂向序列。在沉积体系内, 细分出11种建筑结构单元,平面上有2种拼合形式, 剖面上有3种拼合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03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砂质辫状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J].
张永庆 ;
代开梅 ;
陈舒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34-36+68
[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J].
焦养泉 ;
周海民 ;
庄新国 ;
刘少峰 ;
杨生科 ;
马美媛 .
沉积学报, 1998, (01) :70-75
[3]   松辽湖盆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的层理类型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1) :43-45
[4]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