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位指数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

被引:23
作者
佟金权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地位指数; 生物量; 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4与16地位指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调查资料,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8、16、2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产力随地位指数与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位指数杉木人工林生物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16地位指数杉木林各器官生物量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14地位指数.若以单株生物量为目的,14地位指数立地造林的初植密度宜比16地位指数林分低200株.hm-2左右;若以林分总蓄积量为目的,则14地位指数立地的初植密度宜比16地位指数林分多700株.hm-2左右.在14地位指数立地上造林可考虑提高初植密度以期获得最大的林分总蓄积量,而在16地位指数立地上造林则应选择较小的初植密度以获得优质干材.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杉木人工林生长对密度效应的响应 [J].
王艳霞 ;
吴承祯 ;
洪伟 ;
洪滔 ;
范海兰 ;
宋萍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 (01) :25-29
[2]   青钩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 [J].
黄云鹏 .
四川林业科技, 2006, (03) :34-37
[3]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J].
邹双全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47-51
[4]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定向培育大径材 [J].
叶功富 ;
涂育合 ;
林瑞荣 ;
蔡天贵 ;
赵世荣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44-549
[5]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段爱国 ;
张建国 ;
何彩云 ;
童书振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2) :125-132
[6]   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密度效应的研究 [J].
段爱国 ;
张建国 ;
童书振 ;
保尔江 ;
何彩云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2) :178-184
[7]   光皮桦种群生物量的测定 [J].
宋丁全 ;
姜志林 ;
郑作孟 ;
何文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40-42
[8]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J].
周国模,姚建祥,乔卫阳,杨琪红,朱国军,徐文友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6, (03) :235-242
[9]   江西大岗山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研究 [J].
惠刚盈 ;
罗云伍 ;
张校林 .
林业科学, 1989, (06) :564-569
[10]  
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盛炜彤,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