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消费性价值——研究“伊斯特林悖论”的新思路

被引:4
作者
王冰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的消费性价值; 伊斯特林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自伊斯特林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即"伊斯特林悖论"之后,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反响。教育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收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正是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教育的消费性价值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重要方面,它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教育而获得的非货币性收益,体现在消费技能、消费行为、健康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这种非货币性收益和教育生产性价值——收入一样都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伊斯特林悖论"之所以存在正是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消费性价值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休闲:人类改变自身的一种方式 [J].
克里斯托夫爱丁顿 ;
凌平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2-74
[2]   培育消费技能:提高消费满足程度的关键 [J].
戎素云 ;
郭广辉 .
价值工程, 2004, (04) :64-67
[3]  
消费经济学.[M].文启湘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  
消费经济学.[M].尹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英)曼蒂;(英)奥杜姆著;叶京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
[6]  
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7]  
教育的经济价值.[M].[美]舒尔茨(T·W· Schultz) 著;曹延亭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8]  
有闲阶级论.[M].(美)凡勃伦(ThorsteinVeblen)著;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9]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英]M·凯恩斯 著;徐毓楠 译.商务印书馆.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