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水生植物净化能力比较

被引:76
作者
王庆海 [1 ]
段留生 [1 ]
李瑞华 [2 ]
武菊英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3]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氮磷累积量; 净化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 [J].
金卫红 ;
付融冰 ;
顾国维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75-80
[2]   几种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效果比较 [J].
袁东海 ;
任全进 ;
高士祥 ;
张洪 ;
尹大强 ;
王连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337-2341
[3]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J].
梁威 ;
吴振斌 ;
詹发萃 ;
邓家齐 .
湖泊科学, 2004, (04) :312-317
[4]   微生物在湿地氮循环系统的效应分析 [J].
阮晓红 ;
张瑛 ;
黄林楠 ;
敖静 .
水资源保护, 2004, (06) :1-7+69
[5]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 [J].
廖新俤 ;
骆世明 ;
吴银宝 ;
汪植三 .
草业学报, 2004, (05) :39-45
[6]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J].
蒋跃平 ;
葛滢 ;
岳春雷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20-1725
[7]   养殖废水草滤带处理系统的研究 [J].
文乐元 ;
樊国盛 .
草业学报, 2003, (03) :110-113
[8]   几种湿地植物根系生物量研究 [J].
赵建刚 ;
杨琼 ;
陈章和 ;
黄正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3) :67-71
[9]   冬季富营养化湖泊中水生植物的恢复及净化作用 [J].
成小英 ;
王国祥 ;
濮培民 ;
张圣照 ;
陈宝君 .
湖泊科学, 2002, (02) :139-144
[10]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J].
成水平 ;
吴振斌 ;
况琪军 .
湖泊科学, 2002, (02) :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