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干热河谷地区公路生态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探讨

被引:4
作者
陈其兵 [1 ]
刘光立 [1 ]
李永江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
[2] 国道线甘孜境段改造指挥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路绿化; 研究;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与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8.9 [道路绿化与路侧地带];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分析了四川干热河谷地区公路周边自然植被条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以国道318线二郎山至康定公路为例,对干热河谷地区公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道路所处海拔高度的差异把全路段分为二郎山、泸定大渡河、康定瓦斯沟三段,根据各段气候和植被特点确定恢复模式,经过2年的生长观察,证明各恢复模式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乔灌木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5%,草坪地被覆盖率平均达到93%;最后,总结了干热河谷道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特殊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宁盐碱地区高速公路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J].
刘龙 ;
高航 ;
孙建斌 .
交通环保, 2004, (01) :22-25
[2]   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 [J].
卓慕宁 ;
李定强 ;
贺新良 ;
郑煜基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4) :209-211
[3]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J].
柴宗新 ;
范建容 .
山地学报, 2001, (04) :381-384
[4]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J].
钟祥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7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