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架构、影响机制与治理路径

被引:31
作者
陈燕红 [1 ]
于建忠 [2 ]
李真 [3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3]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人民币DC/EP; 运行机制; 外部影响; 风险防控;
D O I
10.14167/j.zjss.2020.10.001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用双层运营模式,基于D-RMB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兑换、回笼、银行间结算等环节。我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人民银行地位,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宏观审慎管理能力,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潜在挑战,主要包括系统安全风险、数字钱包被盗用、用户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培养问题等。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厘定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网络技术建设,强化对账户持有人审查,优化反洗钱监管流程,以及加强跨境交易监管与协调机制建设等举措,探索出适合我国资源禀赋和监管需求的央行数字货币治理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24+156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