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杜宇玮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效率; 超效率DEA; Tobit模型;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7.06.01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其作为高级要素投入功能的发挥。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模型,本文从产业关联效率视角实证分析了2005-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效率尚不够高,且发达地区作用效率高于欠发达地区;作用效率受到信息化水平和协同集聚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表现存在差异,而且作用效率还受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的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有效发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应当注重降低生产性服务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从"规模化"向"效率化"思维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政策动向[J]. 纪陆.经济管理. 2016(06)
[2]   对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5—2012年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J].
王钰 ;
张连城 ;
张自然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 :3-15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 [J].
詹浩勇 ;
冯金丽 .
商业研究, 2014, (04) :49-56
[4]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J].
张振刚 ;
陈志明 ;
胡琪玲 .
科研管理, 2014, 35 (01) :131-138
[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 [J].
江曼琦 ;
席强敏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1) :153-160
[6]   对外开放门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姚星 ;
杨锦地 ;
袁东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24-28
[8]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 [J].
赵伟 ;
郑雯雯 .
经济学家, 2011, (02) :67-75
[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J].
刘书瀚 ;
张瑞 ;
刘立霞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6) :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