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川西北中三叠统隐藻类碳酸盐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22
作者
:
刘效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刘效曾
机构
:
[1]
成都地质学院
来源
:
沉积学报
|
1983年
/ 03期
关键词
:
碳酸盐岩;
化学岩;
中三叠统;
凝块石;
核形石;
层纹;
轮纹;
迭层石;
川西北;
环境意义;
藻类;
孢子植物;
D O I
:
10.14027/j.cnki.cjxb.1983.03.00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各种环境的碳酸盐沉积物几乎都是生物或生物化学成因的。而生物之中又以藻类最为活跃和普遍。藻类可以形成碳酸盐沉积物中的颗粒、灰泥,也可以成为胶结物或起粘结作用。总之,是由于藻类营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碳酸钙得以沉淀下来。藻类中又以蓝藻(或称蓝绿藻)最为常见,从震旦纪开始经历各个地质时代,直到现代分布仍十分广泛。蓝藻与其它骨骼钙藻不同,不能在死亡后直接保存成化石,而是通过造岩作用和粘结作用留下其生命活动的遗迹。因此加拿大J.D.Aitken主张将这种藻称为隐藻类。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141 +1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