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断裂带的运动及应变积累特征研究

被引:15
作者
魏文薪 [1 ,2 ]
江在森 [2 ]
武艳强 [1 ,2 ]
刘晓霞 [2 ]
赵静 [2 ]
李强 [2 ]
董曼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GPS; 线性变形模型; GPS剖面; 应变积累;
D O I
10.14075/j.jgg.2012.02.030
中图分类号
P315.72 [地震前兆与地震机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1999—2001、2001—2004和2004—2007三个时段的GPS速度场数据,基于块体运动的线性模型(RELSM)研究了小江断裂带的运动与变形的时空特征,得出小江断裂的总体左旋走滑速率为3.0~7.1 mm/a。根据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结合GPS速度剖面,研究了断裂带的分段应变积累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小江断裂各个分段不同时间段的相对运动与变形方式有较好一致性,均呈现左旋走滑兼拉张的运动特征;2)RELSM得出小江断裂分段滑动的差异性,表现为沿断裂带的北段到南段的左旋滑动速率逐渐减小;3)小江断裂各段应变积累特征表明,北段高于中北段,中南段及南段不利于积累或积累水平低;4)小江断裂带北段为相对闭锁且剪切应变积累速度较高的异常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江和曲江-石屏两断裂系统的构造动力学与强震序列的关联性 [J].
闻学泽 ;
杜方 ;
龙锋 ;
范军 ;
朱航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5) :713-724
[2]   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 [J].
钱晓东 ;
秦嘉政 .
地震研究, 2008, 31 (04) :354-361
[3]   基于GPS资料约束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J].
王阎昭 ;
王恩宁 ;
沈正康 ;
王敏 ;
甘卫军 ;
乔学军 ;
孟国杰 ;
李铁明 ;
陶玮 ;
杨永林 ;
程佳 ;
李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5) :582-597
[4]   川滇地区近期地壳运动的应变积累 [J].
张希 ;
张四新 ;
王双绪 ;
张晓亮 ;
陆明勇 ;
王文萍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4) :8-15
[5]   2005年会泽5.3级地震与小江断裂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J].
刘翔 ;
王绍晋 ;
钱晓东 ;
邬成栋 .
地震研究, 2006, (04) :332-337
[6]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 [J].
李延兴 ;
李智 ;
张静华 ;
黄珹 ;
朱文耀 ;
王敏 ;
郭良迁 ;
张中伏 ;
杨春花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2) :222-231
[7]   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J].
申重阳 ;
王琪 ;
吴云 ;
游新兆 ;
甘家思 ;
杨少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352-361
[8]   小江断裂带的破裂分段与地震潜势概率估计 [J].
闻学泽 .
地震学报, 1993, (03) :322-330
[9]   小江断裂带西支断裂南段新活动初探 [J].
何宏林 ;
方仲景 ;
李玶 .
地震研究, 1993, (03) :291-298
[10]  
活动断裂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