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粤中茶山银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
被引:12
作者: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来源: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银矿床;
矿床成因论;
成矿时代;
广东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6.012
中图分类号:
P596 [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
P618 [矿床分类];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茶山银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水盆地西南缘矿化富集区南端,矿化主要成脉状产于泥盆系冒子峰组粉砂岩及晚白垩系砂砾岩中。矿床包裹体类型复杂,有纯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气液比变化较大( 5%~ >50%)的包裹体等。成矿均一温度为 160~ 270℃。矿化石英脉 Rb含量变化大,在 1.871~ 11.22μ g/g之间 , Sr含量在 2.628~ 3.548μ g/g之间 , 87Rb/86Sr为 1.959~ 11.61, 87Sr/86Sr为 0.723 19~ 0.748 49,矿化石英 Rb-Sr等时线年龄 (189± 6)Ma, MSWD为 1.17, (87Sr/86Sr)i为 0.717 2± 0.000 3。据等时线年龄、矿化特征及相关地质背景等资料,认为该矿床发生过两期矿化,首期矿化发生在燕山期,晚期矿化发生在晚白垩世到早第三世之间。矿床主要是改造作用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59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