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河流域现代岩溶作用与CO2吸收量

被引:9
作者
赵景波
袁道先
席临平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2]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安
[4]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5] 桂林
[6]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7] 西安工程学院!西安
关键词
灞河流域; 现代岩溶; CO2吸收量; 估算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本文探讨了灞河流域岩溶特征、CO2估算方法和CO2吸收量。观测资料表明,灞河流 域河水中pH值在冬春季高,夏秋季低,而HCO3含量通常与pH相反。河水和黄土地下水中 pH值、HCO3等化学成分含量与北方南部石灰岩区岩溶水基本相同,表明该区现代岩溶作用 明显,黄土地层也在不断吸收CO2,并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雨水富含CO2,其中约有 82%的CO2被岩溶过程吸收,18%左右的随河水流失。根据一个流域CO2输入量和输出量,可 以计算岩溶过程中 CO2吸收量。计算表明,灞河流域现代岩溶过程中每年吸收的 CO2约为5632.8t。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 [J].
刘再华 ;
何师意 ;
袁道先 ;
赵景波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8, (04) :44-47
[2]   我国岩溶作用与大气温室气体CO源汇关系的初步估算 [J].
徐胜友 ;
蒋忠诚 .
科学通报, 1997, (09) :953-956
[3]   古土壤CaCO3淀积层与大气降水入渗形式研究 [J].
赵景波 .
地理科学, 1995, (04) :344-350+394
[4]   黄土剖面中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J].
文启忠,刁桂仪,贾蓉芬,周厚云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23-231
[5]   黄土中古土壤淀积类型 [J].
赵景波 .
地理学报, 1995, (01) :35-40
[6]   黄土地层中的CaCO3与环境 [J].
赵景波 .
沉积学报, 1993, (01) :136-142
[7]   碳循环与全球岩溶 [J].
袁道先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1-6
[8]  
中国北方岩溶和岩溶水研究[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编, 1993
[9]  
西安市地理志[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