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灵山花岗岩中玄武岩包体的成因

被引:8
作者
郑建平
李昌年
薛重生
叶新才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花岗岩; 玄武岩包体; 成因及壳幔相互作用; 江西灵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包体提供了花岗岩浆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暗色微粒包体特别是花岗岩中玄武岩包体的存在,表明有地幔物质的加入。文章就发现于江西灵山花岗岩中的玄武岩包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作了报道,并进而讨论了它的成因、形成条件及其在造山带岩石圈均衡调整中壳幔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花岗岩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J].
洪大卫 .
地学前缘, 1994, (Z1) :79-86
[2]   广西大宁花岗闪长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模式 [J].
沙连堃 ;
袁奎荣 .
地球科学, 1991, (04) :377-386
[3]   中基性火山岩成分的ATK图解与构造环境 [J].
赵崇贺 .
地质科技情报, 1989, (04) :1-5
[4]   包体研究对认识花岗岩浆起源和演化的意义 [J].
Jean Didier ;
杨坤光 .
地质科技情报, 1988, (02) :49-54
[5]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6]  
挤压-俯冲作用与孪生花岗岩带[M]. 地质出版社 , 胡志宏, 1993
[7]  
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2
[8]  
中国东部花岗岩[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德全, 1988
[9]  
Granites and yet more granites forty years on[J] . Wallace Spencer Pitcher.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