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地关系的乡村景观空间分异——以东莞和中山为例

被引:1
作者
朱雪梅
范建红
张俊杰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乡村景观; 空间分异; 人地关系; 东莞; 中山;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1.19.016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乡村景观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也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乡村景观的空间分异是人地关系和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不同地域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人口及环境发展模式,导致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以东莞和中山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两市的乡村景观划分为空间生长型、空间制约型和空间衰落型,分析了各类型的乡村景观问题和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提出了发展调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 [J].
肖笃宁 ;
高峻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4) :48-51
[2]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J].
郑度 ;
陈述彭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5) :599-606
[3]   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周再知 ;
蔡满堂 ;
许勇太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6) :599-605
[4]   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 [J].
王仰麟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2) :30-35
[5]   北京山区土地类型研究的初步总结 [J].
林超 ;
李昌文 .
地理学报, 1980, (03) :187-199
[6]  
景观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