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车尔臣河流域中下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被引:6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1 ,2 ]
杨玲 [1 ]
布佐热 [1 ]
阿依努尔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分形理论; 车尔臣河流域中下游;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9.00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之一,该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土地利用变化一方面与自然环境演变相关,另一方面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文中以车尔臣河流域中下游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对197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遥感图像的解译,获取研究区四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属性数据,应用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分形模型,计算四个时期各主要地类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研究表明:从综合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来看,且末5大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态结构复杂性基本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到再简单的过程,稳定性则由稳定到不稳定再稍稳定的演变过程,唯独水域的稳定性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从土地类型的时空变化来看,2000年各地类的复杂性由前期的简单变为复杂,土地利用斑块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上呈扩张趋势,稳定性最低,也是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复杂性和稳定性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在各种人为及自然驱动力的作用下,除水域外其他各土地利用斑块形状复杂程度逐步降低,土地形态变得简单、规则,在空间上成缩小趋势,其稳定性逐渐增强,而水域的空间复杂性却在增强,稳定性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演变的非线性研究.[D].凌怡莹.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2]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董连科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基于分形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杨涵 ;
王芳芳 ;
吴世新 ;
周华荣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2) :194-199
[4]   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气温的分形特征研究 [J].
董山 ;
徐建华 ;
陈亚宁 ;
李卫红 ;
戴晓燕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1) :17-22
[5]   分维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晓辉 ;
吕宪国 ;
董贵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65-769
[6]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特征——以江西东江源流域为例 [J].
谢花林 ;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8, (12) :1866-1872
[7]   近4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窦燕 ;
陈曦 ;
包安明 .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449-455
[8]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9]   且末绿洲系统稳定性影响因子初探 [J].
杜晓梅 ;
瓦哈甫·哈力克 ;
于茜 ;
吴亚妮 ;
卢震林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4) :452-455+458
[10]   基于遥感和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J].
韩学锋 ;
林广发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 (02)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