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被引:107
作者
贺锋
吴振斌
陶菁
成水平
付贵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硝化菌; 反硝化菌;
D O I
10.13227/j.hjkx.2005.01.011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各基质层的硝化与反硝化菌数量以及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强度 .结果表明 ,基质中硝化菌数量为 7 5× 10 3 ~ 1 1× 10 5MPN·g-1,反硝化菌数量为 7 5× 10 6~ 1 1× 10 7MPN·g-1.硝化作用强度为 0 0 1~ 6 35 μg·(g·d) -1,反硝化作用强度为 3 37~ 4 19μg·(g·d) -1.沿水流方向硝化菌数量和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降低 ,其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 (r =0 96 6 1,p <0 0 0 1) .反硝化菌数量和反硝化作用强度比较稳定 ,沿水流方向略有上升 ,其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 (r =0 772 2 ,p <0 0 2 5 ) .沿水流方向 ,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强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r=- 0 9776 ,p <0 0 0 1) ,这与人工湿地的溶氧状况和污水中氨氮含量较高相一致 .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 [J].
吴振斌 ;
詹德昊 ;
张晟 ;
成水平 ;
傅贵萍 ;
贺峰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01) :12-16+41
[2]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研究 [J].
刘超翔 ;
董春宏 ;
李峰民 ;
胡洪营 ;
黄霞 ;
施汉昌 ;
钱易 .
环境科学, 2003, (01) :80-83
[3]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 [J].
吴振斌 ;
梁威 ;
邱东茹 ;
周巧红 ;
成水平 ;
付贵萍 ;
贺锋 .
生态学报, 2002, (07) :1012-1017
[4]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J].
吴晓磊 .
环境科学, 1995, (03) :83-86+96
[5]   新型废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 [J].
诸惠昌 ;
胡纪萃 .
环境科学, 1993, (02) :39-43+94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J]. 胡康萍,许振成,朱彤,李华.上海环境科学. 1991(09)
[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J]. 胡康萍,许振成,朱彤,李华.上海环境科学. 1991 (09)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
[9]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