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被引:3
作者
隋广军
曾驭然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信用制度; 变革与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体现为三个层次 ,其直接诱因是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契约 ,而深层诱因是信用制度的缺位。通过信用制度变革与创新 ,使外部性、风险和交易成本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内在化 ,可以有效地打击失信行为的动机 ,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交易量 ,推动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138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交易成本、信用制度与政府作用 [J].
岳健能 ;
房尚文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 (07) :38-42
[2]   对我国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J].
向 丽 .
经济前沿, 2002, (06) :49-51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4]  
契约经济学.[M].(美)科斯等著;李风圣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新制度经济学.[M].(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EirikG.Furubotn);(德)鲁道夫·瑞切特(RudolfRichter)编;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