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被引:6
作者
袁书坤 [1 ]
王英民 [1 ]
陈振岩 [2 ]
魏水建 [3 ]
刘文超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物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逆源坡折带; 砂体分布; 沙三段; 陈家洼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地层有继承性发育的多级次坡折带,且在各地层沉积时期坡折带的作用方式及大小存在差异。在坡折带识别及分析其与有利目标圈闭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在具快速充填史的中小型断陷湖盆中,逆源坡折带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即逆源坡折的倾斜程度及其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夹角大小控制了逆源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分布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72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 [J].
刘震 ;
陈艳鹏 ;
赵阳 ;
郝奇 ;
许晓明 ;
常迈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21-127+133
[2]   对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中层序分级混乱问题的探讨 [J].
王英民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9-15
[3]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 [J].
任建业 ;
陆永潮 ;
张青林 .
地球科学, 2004, (05) :596-602
[4]   坳陷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石油学报, 2004, (02) :30-35
[5]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 [J].
王英民 ;
金武弟 ;
刘书会 ;
邱桂强 ;
李群 ;
刘豪 ;
辛仁臣 ;
杨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199-203+214
[6]   陆相盆地坡折带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战略 [J].
李群 ;
王英民 .
地质论评, 2003, (04) :445-448
[7]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8]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9]   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 [J].
贾承造 ;
刘德来 ;
赵文智 ;
魏国齐 ;
张君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