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线强度法所测得温度的物理意义

被引:11
作者
赵文华
唐皇哉
沈岩
石勇
侯凌云
机构
[1]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关键词
谱线强度法; 激发温度; 电子温度; 电弧加热发动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536 [辐射与测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统计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电子温度和激发温度的不同。明确的指出谱线强度法所测得的是重粒子内部电子的激发温度而不是自由电子温度。在热力学平衡态下等离子体激发温度与电子温度相同,在热力学非平衡态下激发温度与电子温度不同。在对真空室中电弧加热发动机羽流的研究中,采用谱线强度法测量了羽流的表观激发温度,同时采用Langmuir探针法测量羽流的电子温度,两种温度之间的巨大差异证实了谱线强度法所测得的温度不是电子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145 / 2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低温低压氢等离子体的光谱分析 [J].
邓红艳 ;
王加扣 ;
吴卫东 ;
程新路 ;
杨向东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02) :256-259
[2]   大气压氩气微放电通道中电子激发温度的时间演化 [J].
董丽芳 ;
冉俊霞 ;
毛志国 .
物理学报, 2005, (05) :2167-2171
[3]   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J].
唐晓亮 ;
冯贤平 ;
黎志光 ;
闫永辉 ;
邱高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11) :1437-1440
[4]   电弧加热发动机尾流的光谱诊断 [J].
赵文华 ;
沈岩 ;
陈黎明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 (08) :89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