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范式转型与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化

被引:22
作者
宗晓华
洪银兴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创新范式; 大学; 企业; 协同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创新范式的现代转型提出了大学与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并不断提升协同层次的要求。创新协同的关键是大学和企业在创新能力中形成动态互补结构,在驱动产业创新中发挥乘数效应。近期我国大学知识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大学与企业之间出现较大的知识势差。我们应正视我国企业内部研发不足的现实,通过强化创新竞争机制以及政府积极干预,激励企业提升参与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深化大学体制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其与经济体系的调适 [J].
宗晓华 ;
冒荣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08) :26-34
[2]   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2011, (07) :1-8
[4]   《美国竞争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研发的启示——兼评中美研究型大学研发现状 [J].
易高峰 ;
赵文华 .
比较教育研究, 2008, (08) :1-6
[5]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及其对策 [J].
何建坤 ;
孟浩 ;
周立 ;
吴玉鸣 ;
李应博 .
教育研究, 2007, (08) :15-22
[6]  
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英) 弗里曼, 2008
[7]  
研究与相关知识[M]. 河北大学出版社 , (美) 盖格, 2008
[8]  
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郭斌等, 2007
[9]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
[10]  
Inventor moral hazard in university licensing: The role of contracts[J] . Emmanuel Dechenaux,Jerry Thursby,Marie Thursby.Research Policy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