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与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特征比较

被引:45
作者
耿春梅
陈建华
王歆华
杨文
殷宝辉
刘红杰
白志鹏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生物质锅炉; 燃煤锅炉; 颗粒物; 排放因子;
D O I
10.13198/j.res.2013.06.87.gengchm.016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选择2台设计结构不同的生物质锅炉(BB1、BB2),针对木质和秸秆2种生物质燃料开展烟尘、PM10和PM2.5排放特征的研究,并与燃煤锅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台生物质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都未达到北京市DB 11139—200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2台生物质锅炉颗粒物的排放因子存在差别,燃烧木质成型燃料时,BB1和BB2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因子分别为207.10和465.51 mgkg,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75.18和149.61 mgkg,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58.48和106.86 mgkg;燃烧秸秆成型燃料时,BB1和BB2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后的烟尘排放因子分别为142.86和1 200.86 mgkg,PM10排放因子分别为63.63和102.01 mgkg,PM2.5的排放因子分别为50.90和76.51 mgkg.与热功率相近的燃煤锅炉比较,2台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前的PM10平均排放因子低30.41%,PM2.5平均排放因子却高36.84%,即PM2.5在生物质锅炉烟尘中所占比例更高.尽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锅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该类锅炉仍存在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现象,因此,需要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除尘效率,以减少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简述锅炉烟尘测试中过剩空气系数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J]. 孙伟.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2 (03)
[2]   中国生物质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J].
田贺忠 ;
赵丹 ;
王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2) :349-357
[3]   天津市EC和OC气溶胶排放源的估算 [J].
王娉 ;
马建中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11) :1269-1275
[4]   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与展望 [J].
陈汉平 ;
李斌 ;
杨海平 ;
王贤华 ;
张世红 .
工业锅炉, 2009, (05) :1-7
[5]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经济损失研究 [J].
王丽 ;
李雪铭 ;
许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70-175
[6]   固定源稀释通道的设计和外场测试研究 [J].
周楠 ;
曾立民 ;
于雪娜 ;
付琳琳 ;
邵敏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764-772
[7]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郑方成 ;
王亚强 .
资源科学, 2006, (01) :9-13
[8]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研究 [J].
朱先磊 ;
张远航 ;
曾立民 ;
王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1-5
[9]   农作物秸秆燃烧PM2.5排放因子的研究 [J].
祝斌 ;
朱先磊 ;
张元勋 ;
曾立民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29-33
[10]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J].
钟浩 ;
谢建 ;
杨宗涛 ;
张无敌 ;
宋洪川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