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演变与改革

被引:13
作者
刘志铭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公共物品; 提供机制; 财政支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公共物品的支出未得到相应提高 ,政府退出一部分微观经济领域的同时 ,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职能没有得到及时加强 ;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领域的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基本上仍然由政府来提供。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适当增加对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政权建设等基础性公共物品的支出 ,并改变政府在提供中的角色和方式 ,即由以直接提供为主转变为以间接提供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149 +1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Equal access vs. Selective access: A critique of public goods theory.[J].Kenneth D. Goldin.Public Choice.1977, 1
[2]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M].()桑贾伊·普拉丹(SanjayPradhan)著;蒋洪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M].何振一;阎坤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集体选择经济学.[M].(美)乔·B.史蒂文斯(JoeB.Stevens)著;杨晓维等译;.三联书店.1999,
[5]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M].吴敬琏等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