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产量与穗粒结构的关系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从宇
王敏
韩兴龙
机构
[1]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
[2] 安徽寿县种子公司!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 穗粒结构;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9.04.042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析76个夏玉米杂交组合在沿淮地区的产量与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当667m2产量从279.60kg增加到358.33kg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千粒重;从358.33kg增加到443.40kg时,起主要作用的是行粒数;从443.40kg增加到530.43kg时,各性状均衡起作用,千粒重保持在300g以上水平。穗长、行粒数与产量相关极显著,千粒重与产量相关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行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决定程度最大,千粒重次之,再次为穗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杂交组合穗粒结构的分析与探讨 [J].
王晓英 ;
赵万明 ;
杜村 ;
王家仁 .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0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