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多情景模拟

被引:7
作者
刘雁 [1 ,2 ]
刘吉平 [1 ,2 ]
盛连喜 [2 ]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湿地格局; 情景模拟; CLUE-S模型; 吉林省西部;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603208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吉林省西部属于生态脆弱区,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其发展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较多的人为干扰,该区域湿地变化极为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吉林省西部2000—2010年湿地变化数据为基础,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了自然变化(情景1)、规划优先(情景2)和生态优先(情景3)三种情景,利用CLUE-S模型对2020年湿地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并从湿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和景观抗干扰能力两个方面对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格局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了解不同情景下湿地格局的差异性,寻求合理的湿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预测正确率为84.54%,κ指数为0.83,能够较好地模拟2020年湿地格局变化,特别是对沼泽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模拟效果较好;不同情景下湿地空间格局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三种情景下的沼泽湿地的质心均偏向西南,水域的质心均偏向东南,而水田的质心在情景1中偏向东北,在情景2和情景3中偏南,沼泽湿地和水田在情景3比情景1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而水域恰相反,情景1比情景3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景观抗干扰能力不同,2010—2020年,情景1中的所有湿地类型的景观干扰指数都逐渐增加,而情景2和情景3中沼泽湿地和水域的景观干扰指数逐渐降低,尤以生态优先情景的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在实施科学的生态建设时,湿地景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65 / 8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松嫩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J].
武慧智 ;
姜琦刚 ;
李远华 ;
崔剑 ;
冯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 (01) :327-334
[2]   基于BP-CA的海滨湿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大丰海滨湿地为例 [J].
欧维新 ;
肖锦成 ;
李文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744-756
[3]   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空间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 [J].
刘雁 ;
盛连喜 ;
刘吉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 (04) :78-81+123
[4]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分析——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J].石浩朋;于开芹;冯永军;.应用生态学报.2013, 03
[5]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229-234
[6]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湿地生态安全响应 [J].
王志强 ;
张柏 ;
于磊 ;
张树清 ;
王宗明 .
干旱区研究, 2006, (03) :419-426
[7]   吉林省西部景观动态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安全响应研究 [J].
王志强 ;
张柏 ;
张树清 ;
王宗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33-138
[8]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杨志锋 ;
崔保山 ;
崔丽娟 ;
王庆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36-45
[9]   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J].
李晓燕 ;
张树文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57-62
[10]   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