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被引:41
作者
李跃林
胡成志
张云
文锦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广东省鹤山市林业局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人工林; 鹤山;
D O I
10.13428/j.cnki.fjlk.2004.04.00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鹤山几种不同人工林的土壤碳的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作用下的土壤碳储量存在差异。人工林地、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同一深度不同人工林有机碳含量比较 :木荷林土壤最高 ,大叶相思林土壤最低。全氮的变化趋势也与有机碳一样 ,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结果为 :柠檬桉 10 5 6 7t·hm-2 ,湿地松10 4 6 1t·hm-2 ,马占相思 114 6 2t·hm-2 ,大叶相思 71 4 9t·hm-2 ,木荷 12 7 6 6t·hm-2 ,草地 89 31t·hm-2 。据此认为 ,植树造林是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有效措施 ,其中以营造乡土树种木荷林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J].
吴仲民 ;
曾庆波 ;
李意德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杜志鹄 ;
林明献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5) :25-32
[2]   减缓及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对策 [J].
李克让 ;
陈育峰 ;
刘世荣 ;
郭泉水 ;
袁嘉祖 .
地理学报, 1996, (S1) :109-119
[3]   中国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生态效应 [J].
彭少麟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5, (04) :403-414
[4]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彭少麟著, 1996
[5]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丁明懋等编著, 1996
[6]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7]   Mitig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by increase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soil [J].
Batjes, NH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8, 27 (03) :2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