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及沿江地区柏山组、下蜀组的时代及成因

被引:23
作者
邵家骥
机构
[1]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网纹红土;黄土;第四系;气候期;江苏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柏山组与下蜀组是江苏西南部丘陵山区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也是第四纪特定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两类土状堆积。经与平原区第四纪地层对比,柏山组的层位与平原区的海门组上段至启东组下段相当,沉积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早期;下蜀组与平原区的启东组至湖组相当。沉积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柏山组网纹红土是早期干凉气候环境下堆积的黄土,经后期强烈湿热、氧化及流水冲刷后的产物,成因以洪冲积为主;下蜀组黄土是干凉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是风尘物质经流水改造后的产物,具多成因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下游第四纪下蜀黄土的成因探讨 [J].
邵家骥 .
中国区域地质, 1988, (04) :24-31
[2]   南京下蜀黄土沉积时代的研究 [J].
黄姜侬 ;
方家骅 ;
邵家骥 ;
杨达源 .
地质论评, 1988, (03) :240-247
[3]  
南京北郊老虎山“下蜀组”钙质结核内鹿、牛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李立文 ,方鄴森 ,邱淑彰.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00)
[4]  
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与地生态系统[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杨怀仁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