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与HLA-DRB1基因关联性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任少敏
杨光路
仝林虎
于慧玲
田静
李维才
机构
[1]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2]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3]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4]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呼和浩特
[5] 呼和浩特
关键词
紫癜,过敏性; 儿童; 基因; 蒙古人种; 汉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索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 (AP)临床特点的不同与HLA 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古地区 ,无血缘关系、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汉族儿童AP 5 7例和 74例。比较临床特点 ,引入PCR SSP技术 ,分析HLA DRB1等位基因的型别 ,结合检索查新分析讨论。结果 ①汉族病例组肾、心、多器官损害、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伴肾炎综合征损害率分别为 5 4 %、30 %、73%、12 %和 15 % ;比蒙古族相应损害率为 35 %、5 %、4 2 %、0和 0增高 (χ2 值分别是 4 6 6 6、12 4 82、12 736、—和— ,P分别为 0 0 31、0、0、0 0 0 5和 0 0 0 2 )。蒙古族平均住院 (18± 7)d ,比汉族 (2 7± 18)d短 ,(t′ =2 4 5 0 ,P =0 0 2 1)。②蒙古族病例组DRB1 110x基因频率为 13 2 % ,高于对照组 6 1% (χ2 =4 378,P =0 0 36 ) ,OR =2 386 ,95 %可信区间为 1 0 4 5~ 5 4 4 7。汉族病例组DRB1 0 10x基因频率为 14 6 % ,高于对照组4 8% (χ2 =10 0 7,P =0 0 0 2 ) ,OR =3 4 36 ,95 %可信区间为 1 5 4 3~ 7 6 5 2 ;而DRB1 0 80x基因频率为 2 7% ,低于对照组 8 7% (χ2 =5 2 4 ,P =0 0 2 2 )。并得出OR =0 337,95 %可信区间为 0 12 0~0 94 7。③汉族病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 [J].
何艳燕 ;
魏珉 ;
董梅 ;
朱传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9) :53-54
[2]   北方汉族过敏性紫癜与HLA相关性研究 [J].
韩秀萍 ;
张志欣 ;
肖毅 ;
宋芳吉 ;
李伟 ;
贺为东 ;
李惠刚 ;
单晓艳 ;
阎焕东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7, (02) :17-20
[3]   一种新的HLA─Ⅱ类基因分型方法——PCR/SSP技术的建立 [J].
熊平 ;
扬颖 ;
龚非力 .
免疫学杂志, 1996, (04) :46-49
[4]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卢圣栋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5]  
现代临床遗传学.[M].叶文虎等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吴瑞萍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7]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M].姜泊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