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陕西省30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
被引:24
作者:
范珊红
[1
]
许文
[1
]
慕彩妮
[1
]
李颖
[1
]
戈伟
[1
]
尚洋
[1
]
索瑶
[2
]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 [劳动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医务人员锐器伤(sharp injuries,SI)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降低SI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1年5月1—31日陕西省30所医疗机构SI发生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有效调查16 386名调查对象,其中1 489例(9.09%)发生SI 1 901例次,SI平均发生密度为0.12次/(人.月)。护士(10.36%)和工作年限为5~10年的工作人员(10.38%)是SI发生的高危人群;SI发生例次较高的地点为普通病房(37.88%)及手术室(23.25%);注射器针头(33.98%)、静脉输液头皮针(23.25%)及手术缝针(16.73%)是造成医务人员SI的主要医疗器具;手术缝合(14.31%)、将针头放入锐器盒(11.20%)、拔除动(静)脉针(9.89%)和双手回套针帽(9.68%)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SI的主要环节;1 351例次(71.07%)SI可追溯暴露源,781例次(41.08%)为污染SI,其中54例次为血源性疾病暴露,血源性疾病暴露率为4.00%。血源性暴露中,乙型肝炎病毒占74.07%(40/54),梅毒占12.96%(7/54),丙型肝炎病毒占11.11%(6/54),人免疫缺陷病毒占1.85%(1/54)。结论 SI是医疗机构常见的职业损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锐器接触、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安全防护等措施,有效降低SI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