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三叠系下、上浊积扇体的识别及研究意义

被引:7
作者
蔡雄飞
刘德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下、上浊积扇体; 重要作用; 三叠系; 东昆仑;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08.06.003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东昆仑三叠系下、上浊积扇体产在下、中统闹仓坚沟组的下、上部,下、上浊积扇体发育较好。下浊积扇体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上浊积扇体可划分为内扇→外扇→中扇。下、上浊积扇体的沉积学、常量、稀土地球化学的特征也表明其构造古地理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相关。下、上浊积扇体的发现,对东昆仑三叠系各方面深入研究具都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32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造山带古地理学——在盆地构造古地理重建中的若干思考 [J].
吴根耀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405-416
[2]   造山带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一致性 [J].
蔡雄飞 .
海洋地质动态, 2005, (02) :5-7+37
[3]   秦祁昆结合部早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 [J].
林启祥 ;
张智勇 ;
张克信 ;
王永标 ;
王国灿 ;
邓中林 .
地球科学, 2003, (06) :660-668
[4]   初论造山带古地理学 [J].
吴根耀 .
地层学杂志, 2003, (02) :81-98+115
[5]   残留弧后盆地及其辨识准则和实例 [J].
许靖华 .
石油学报, 1993, (01) :1-13
[6]   碧口地区复理石岩系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J].
裴先治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2, (01) :42-49
[7]   西秦岭中带弗拉斯—法门期生物绝灭事件的研究 [J].
杜远生 ;
赵锡文 ;
黎观城 .
地质论评, 1990, (01)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