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后长期转归的观察

被引:23
作者
李亚非
时述山
李青
王臻
胡蕴玉
吕荣
刘新平
季新民
朱兵
丁华野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
骨移植,移植.同种,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4 [关节手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大段人异体骨关节移植后的转归。方法取植入4~65个月的大段异体骨关节标本,采用组织学及BMP分子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结合随访X线片及骨核素扫描进行研究。结果外骨痂由宿主骨皮质向异体骨皮质侧生长连接愈合,皮质骨爬行替代相当缓慢,5年时仍大量死骨与活骨共存。异体骨骨松质内可见新骨、骨髓及新生血管,但骨小梁有吸收。非主要负重区的关节软骨细胞部分存活。4个月时异体骨皮质浅层及骨痂BMP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原位杂交阳性。植入12个月至65个月骨皮质浅、深层及活骨BMP表达均呈阴性。结论(1)骨痂由自体骨向异体骨侧生长连接以达到骨性愈合。异体骨关节血运可重建。(2)非负重区关节软骨可部分存活。关节塌陷与骨小梁吸收有关。(3)异体骨内BMP在移植后早期的新骨替代及愈合中起作用,12个月后则主要是靠骨传导而不是骨诱导。(4)坏死骨单位的排除不完全,是异体骨皮质新骨替代慢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