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28
作者
赵显洲
机构
[1]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 民工荒;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5.006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农业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标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相对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是由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决定的,供给量是由劳动力转移后可能获得的净收入决定的,当劳动力的流动成本过高时,必然会出现一边过剩一边短缺的现象;由于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还远未到来。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兼论经济增长人口红利说 [J].
孙自铎 .
经济学家, 2008, (01) :117-119
[2]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个非均衡分析框架 [J].
赵显洲 .
经济与管理, 2007, (09) :78-83
[3]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2) :2-7+95
[4]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 [J].
刘尔铎 .
人口学刊, 2006, (01) :3-6
[5]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剖析 [J].
姚上海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12-115
[6]   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 [J].
章铮 ;
谭琴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7) :5-11
[7]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J].
赵武 ;
刘艳 .
经济学家, 2005, (03) :124-126
[8]   我国东南“民工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J].
李士梅 ;
徐志勇 .
人口学刊, 2005, (03) :23-27
[9]  
我国中长期失业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蒋选著, 2004
[10]  
发展经济学教程[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培刚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