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何以可能?——马尔库塞新感性观述评

被引:1
作者
孙广耀
机构
[1] 佳木斯大学学生工作部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新感性; 理性; 感性; 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9.1 [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4 ; 010101 ;
摘要
启蒙理性在张扬人的主体性、倡导近代科学技术的同时,逐渐演变为技术(工具)理性,成为发达工业社会奴役人的手段。启蒙精神非但没有兑现"促进人的自由,实现人类解放"的承诺,反而成为了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在工业社会压抑的意识形态控制下,感性以异化的形式存在,幸福与自由出现了分裂。马尔库塞在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重建人的感性、恢复人的本能、实现人的解放的新感性观。新感性观肯定和恢复了感性的地位,表达了对人类摆脱异化现状、实现自由解放的关切,从现实的感性存在突显人的本质,提出了感性的重建和引向感性革命,为我们重新审视艺术审美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对立到和解——论马尔库塞的理性批判与新感性观 [J].
孙广耀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2 (03) :15-18
[2]  
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M].范晓丽; 著.人民出版社.2007,
[3]  
爱欲与文明.[M].(美)赫伯特·马尔库(HerbertMarcuse)塞著;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  
单向度的人.[M].(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 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  
当代哲学主流.[M].(德)施太格缪勒(WolfgangStegmuller)著;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6]  
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美]H·马尔库塞等 著;任立 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