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表层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

被引:35
作者
商素云 [1 ]
姜培坤 [1 ,2 ]
宋照亮 [1 ,2 ]
李永夫 [1 ,2 ]
林琳 [1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林分; 土壤有机碳; 粒径组分; 固态13C核磁共振(NMR); 亚热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浙江临安玲珑山选取了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和雷竹林4种林分,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类别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为亚热带地区森林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雷竹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且板栗林以粉黏粒结合态碳为主,其他林分土壤则以粗砂结合态碳为主;(2)13C NMR结果表明,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中烷基碳所占比例最大,而雷竹林和板栗林则是烷氧碳比例最大,表明人工经营措施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成分组成;(3)随着土壤颗粒变细,有机碳中烷基碳比例增加,烷氧碳比例减少,A/O-A值和疏水碳/亲水碳值逐渐增大,表明颗粒越细,其结合的有机碳结构稳定性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粤东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J].
林培松 ;
欧阳椿陶 ;
尚志海 ;
欧先交 ;
曾兰华 .
热带地理, 2011, 31 (04) :362-367
[2]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J].
罗友进 ;
魏朝富 ;
李渝 ;
任镇江 ;
廖和平 .
生态学报, 2011, 31 (01) :257-266
[3]   不同种植年限下雷竹林土壤的有机质转化 [J].
李国栋 ;
刘国群 ;
庄舜尧 ;
桂仁意 .
土壤通报, 2010, 41 (04) :845-849
[4]  
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周晓宇,张称意,郭广芬.应用生态学报. 2010(07)
[5]   亚热带6种针叶和阔叶树种凋落叶分解比较 [J].
郭培培 ;
江洪 ;
余树全 ;
马元丹 ;
窦荣鹏 ;
宋新章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15 (05) :655-659
[6]   集约经营下雷竹种植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 [J].
孙晓 ;
庄舜尧 ;
刘国群 ;
李国栋 ;
桂仁意 ;
何钧潮 .
土壤, 2009, 41 (05) :784-789
[7]  
雷竹林土壤质量及其演变趋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姜培坤, 2009
[8]  
Effects of clay mineralogy and hydrous iron oxides on labile organic carbon stabilisation[J] . A.R. Saidy,R.J. Smernik,J.A. Baldock,K. Kaiser,J. Sanderman,L.M. Macdonald.Geoderma . 2012
[9]  
Soil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following afforestation in a Japanese coniferous plantation based on particle-size fractionation and stable isotope analysis[J] . Hirotsugu Arai,Naoko Tokuchi.Geoderma . 2010 (3)
[10]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four plantations of indigenous tree species in subtropical China [J].
Wang, Hui ;
Liu, Shi-Rong ;
Mo, Jiang-Ming ;
Wang, Jing-Xin ;
Makeschin, Franz ;
Wolff, Maria .
ECOLOGICAL RESEARCH, 2010, 25 (06) :107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