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雨强及施肥降雨间隔对油菜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新强
陈英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陈英旭
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李华
田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田光明
俞巧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俞巧钢
机构
:
[1]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来源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年
/ 06期
基金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
油菜田;
雨强;
降雨施肥间隔;
氮素径流流失;
D O I
:
10.13870/j.cnki.stbcxb.2006.06.004
中图分类号
: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和原状土盆栽的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降雨施肥间隔对杭嘉湖平原区油菜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强度下,降雨施肥间隔与总氮输出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同一降雨施肥间隔下,雨强与径流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即使在低雨强下,短降雨施肥间隔仍可导致大量氮素流失;径流氮素输出动态过程可以分为前期浓度出峰期和后期浓度下降稳定期,径流氮浓度的输出风险主要集中在前期出峰期,低雨强的稳定期出现时间较早;硝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各处理条件下硝氮比重均在30%以上,降雨施肥间隔时间在3天以上比重更高;高雨强和短降雨施肥间隔明显促进总氮及硝氮的流失,降雨施肥间隔应尽量在5~7天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05中国环境报告
[J].
夏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夏光
.
开放导报,
2006,
(01)
:20
-25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兆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波
;
杨林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杨林章
;
张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张林秀
.
科技导报,
2005,
(04)
:47
-51
[3]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J].
梁新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梁新强
;
田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田光明
;
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李华
;
陈英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陈英旭
;
朱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朱松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59
-63
[4]
浅析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J].
刘文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农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伊犁
刘文冰
.
中国种业,
2005,
(01)
:17
-17
[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Ⅲ.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 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6]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涛
;
张秀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秀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章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兴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
-396
[7]
皖南丘陵地区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的动态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金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甘霖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瑞荣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1
-4
[8]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J].
张志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张志剑
;
董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董亮
;
朱荫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朱荫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4)
:475
-480
[9]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邬伦,李佩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邬伦,李佩武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1)
:111
-116
←
1
→
共 9 条
[1]
2005中国环境报告
[J].
夏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夏光
.
开放导报,
2006,
(01)
:20
-25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兆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波
;
杨林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杨林章
;
张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张林秀
.
科技导报,
2005,
(04)
:47
-51
[3]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J].
梁新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梁新强
;
田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田光明
;
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李华
;
陈英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陈英旭
;
朱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朱松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59
-63
[4]
浅析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J].
刘文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农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伊犁
刘文冰
.
中国种业,
2005,
(01)
:17
-17
[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Ⅲ.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 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6]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涛
;
张秀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秀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章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兴修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
-396
[7]
皖南丘陵地区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的动态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金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甘霖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瑞荣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1
-4
[8]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J].
张志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张志剑
;
董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董亮
;
朱荫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朱荫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4)
:475
-480
[9]
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邬伦,李佩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邬伦,李佩武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1)
:111
-1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