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的诠释——小说《白鹿原》中祠堂的社会控制功能浅析

被引:1
作者
程鹏立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祠堂; 儒家思想; 社会控制;
D O I
10.13420/j.cnki.jczu.2005.06.014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新体小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社会控制分为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从非制度化控制(非正式控制)角度出发,分析了祠堂———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在村落中所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得出,以“仁义”精神为基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价值体系在“白鹿村”(传统中国社会的缩影)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何处是“家园”——《白鹿原》之黑娃论 [J].
胡焕龙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4) :49-51
[2]  
社会学概论新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杭生 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