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国出土泡桐材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金萍 [1 ]
陈年 [2 ]
机构
[1] 南京博物院
[2]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泗水国泡桐木材; 饱水木材; 泡桐; 木材成分; 含水率; 干缩特性研究; 电子显微镜观察; 弦向收缩; 径向收缩; 弦纵干缩; 弦径干缩;
D O I
10.16334/j.cnki.cn31-1652/k.2005.04.003
中图分类号
G264.2 [保管];
学科分类号
06 ; 0601 ; 060107 ;
摘要
木质文物出土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不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处理就会发生快速的腐朽变化。在选择保护处理方法前对木材的材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为保护方法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工作从木材成分、含水率、干缩性、出土泡桐与新鲜泡桐干缩率比较、干燥过程中的电镜分析几个方面对泗水国汉墓出土的泡桐进行了材性研究。结果表明,泗阳汉墓出土的泡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比新鲜泡桐的含量下降很多,但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却增加了,说明泗阳汉墓出土的泡桐在埋藏环境中可能更多地是受到褐腐菌的侵蚀。含水率的高低是反映木材腐蚀度一个重要指标,泗阳汉墓出土的泡桐平均含水率高达1211%,从弦向、径向、横切面的平均收缩率数值来看,出土的泗水国泡桐文物收缩变形很严重,从电子显微镜图片观察,细胞结构各向干缩特性与新鲜木材完全不同。由此可见,不能用常规木材的干缩特征和木材的变化规律来指导泗水国出土泡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选择保护处理方法时要结合木材本身的现状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木材学.[M].尹思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