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被引:17
作者
李延河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氢氧同位素,硅同位素,氦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15,P62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成矿溶液来源,研究水岩反应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最新进展;提出水岩相互作用是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可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交换温度、水/岩比及体系的平衡、封闭情况是不一样的。以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为例,介绍了硅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新进展,证明了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为海底喷气成因,条带状构造与海底热液的周期性喷发有关。文中还介绍了氦同位素在示踪幔源组份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我国东部油气区天然气中的氦、氩、二氧化碳等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地幔;根据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的氦同位素组成和分布特征,提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活动,结核的一个圈层可能代表了一次大的海底热液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