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15
作者
蒲金基
张欣
谢艺贤
漆艳香
张辉强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 黑星病菌; 形态学;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6.04.022
中图分类号
S436.68 [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香蕉黑星病和指导病害防治,对该病病原菌Macrophomamusae的形态作了系统描述并详细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PDA平板上,香蕉黑星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是28℃,PDA、PSA和V8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3~10均能生长,pH4~8生长较好,pH7生长最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果糖、葡萄糖最好,淀粉和乳糖最差,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添加氯化铵的PDA上不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振荡培养对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缓慢,Ca2+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其中10mmol/LCa2+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0+660 +6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砖红镰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柴兆祥 ;
李金花 ;
辛剑锋* ;
不详 .
植物病理学报 , 2004, (05) :409-413
[2]   延长黄熟香蕉货架期的研究 [J].
王向阳 .
果树学报, 2004, (05) :42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