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功能及分组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贾银锁
张锦熙
刘钖山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单位根; 根系功能; 15N示踪;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特性、功能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单位根的根干重、根长度及吸(15)N量等,由下而上依次减少。各单位根吸收(15)N后,蘖根之间,蘖蘖之间皆可互相运转,但其运转比例不同,其功能模式是:(15)N喂全株根或专喂初生根,则先供给主茎,其次是分蘖,而且随蘖位升高而递减;喂n单位根,则先供给n单位本身(包括主茎),其次是n+2或n-2单位的蘖(同侧蘖),然后是n+1或n-1单位的蘖(对侧蘖),最后是未喂(15)N的根系。依照各单位根的功能,小麦根可分为3组:初生根组、次生根下位组和次生根上位组。各组根吸收肥料氮量占总氮量的百分比分别是26.7%、31.4%和41.9%。各组根的主要功能是:初生根组在小麦一生中都起重要作用,但主要是促进冬前分蘖;次生根下位组对巩固分蘖,促进穗部发育起主要作用;次生根上位组对提高结实率、籽粒灌浆起决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根系的初步研究 [J].
李济生 ;
董淑琴 .
北京农业科技, 1981, (06) :18-22+11
[2]   冬小麦根系的研究 [J].
陈培元 ;
詹谷宇 ;
谢伯泰 .
陕西农业科学, 1980, (06) :1-6+49
[4]   根系对小麦发育后期叶片活力的作用 [J].
李止正 ;
金成忠 .
实验生物学报, 1963, (02) :252-257
[5]   小麦根系在越冬期间的生理活动 [J].
曹宗巽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62, (03) :298-302
[6]  
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扬汉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