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1899~1905年

被引:7
作者
王昆
杨德山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关键词
晚清; 政治学; 学科史; 近代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从1899年4月《清议报》刊载伯伦知理《国家论》译著开始,到1905年10月《直隶教育杂志》相继刊出严复《政治讲义》一文,这期间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萌芽期。这一时期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国家"、"宪法"为核心的西方政治学译著传播;二是以"研究方法"、"译著讲义"为主题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推介;三是以"学科体系"、"学科派别"为内容的西方政治学学科体系构建。但实际上这三个方面并非前后相继、界限明确,而是混合出现、齐头并进。晚清学人对西方政治学的宣传、运用及回应,体现了晚清学人对于近代中国政治学学科构建的"自我意识",这为之后近代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梁启超与伯伦知理国家学说 [J].
王昆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3, (11) :115-124
[3]   严复《政治讲义》文本溯源 [J].
戚学民 .
历史研究, 2004, (02) :85-97+190
[4]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J].
赵宝煦 .
东南学术, 2000, (02) :39-44
[5]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 [J].
巴斯蒂 .
近代史研究, 1997, (04) :218-229
[6]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智效民, 2010
[7]  
饮冰室合集[M]. 中华书局 , 梁启超著, 1989
[8]  
清季梁启超的国家论及其相关理论背景 .2 孙宏云. 澳门理工大学学报 . 2012
[9]  
政治学研究之方法 .2[日]高田早苗. 译书汇编 .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