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农超对接”

被引:2
作者
龚一帆 [1 ]
常冬梅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 《中国蔬菜》编辑部
关键词
超市采购; 中国蔬菜; 生产者; 胡定; 农超对接; 农民专业合作社; 麦德龙; 农超对接模式; 农产品市场; 商品市场;
D O I
10.19928/j.cnki.1000-6346.2011.11.001
中图分类号
F721 [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2010年蔬菜涨价牵动着百姓的神经,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出现的"卖菜难"问题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什么方法才能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难题?早在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就提出"农超对接",并进行了试点布局,试图通过"农超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节约的部分成本一部分用于提高对农户的收购价,另一部分以降价形式返还给消费者,超市也因此增加客流量,提高销售额,从而实现农户、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我国的农超对接发展情况如何?在对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哪些问题?超市与农户如何对接?本刊编辑部就"农超对接"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老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张敬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