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12
作者
华淑名 [1 ]
高志刚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
[2] 新疆财经大学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五化”;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即"五化"协调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本文首先阐释了"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接着构建了"五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新疆为例,测度了新疆2000-2014年的"五化"耦合协调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五化"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新型工业化是根本动力,新型城镇化是重要载体和带动力量,农业现代化是重要保障,信息化是重要引擎,而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而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新疆"五化"耦合协调水平很低,从2000年的极度失调逐渐转变为2014年勉强协调,但协调水平保持不断的提升。最后根据结论得到了几点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J].
高志刚 ;
华淑名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9) :121-126
[2]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动态演进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学动态, 2015, (01) :76-85
[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董梅生 ;
杨德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4) :14-24
[4]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 [J].
赵永平 ;
徐盈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116-124
[5]   “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 [J].
袁晓玲 ;
景行军 ;
杨万平 ;
班斓 .
城市问题, 2013, (11) :54-60
[6]   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蒙永胜 ;
李琳 ;
夏修国 .
新疆社会科学, 2013, (06) :45-51
[7]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 [J].
徐君 ;
高厚宾 ;
王育红 .
现代管理科学, 2013, (09) :85-88
[8]   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 [J].
蓝庆新 ;
彭一然 .
理论学刊, 2013, (05) :35-39+127
[9]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J].
冯献 ;
崔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69-273
[10]  
什么是“四化同步”[J]. 辛华.四川统一战线.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