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碳源调配

被引:5
作者
黄继国 [1 ]
高文翰 [1 ]
夏婷婷 [1 ]
丛喜彬 [1 ]
苏君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碳源;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低碳氮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混合液回流比为2.5,温度为30℃时,系统碳源利用率和TN去除率达到最高;在不同m(COD)/m(N)条件下,TN去除率随着m(COD)/m(N)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当进水m(COD)/m(N)为2~4时,TN去除率低于60%,处理效果不理想;当进水m(COD)/m(N)约为5时,TN去除率达到71.3%,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当m(COD)/m(N)为6~7时,TN去除率大于80%,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15 mg/L。
引用
收藏
页码:3585 / 35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多点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运行效能研究[J]. 彭举威,韩相奎,康春莉,赵新桐,孔伟.环境科学. 2009(09)
[2]   一体化A/O工艺碳氮比对脱氮除碳的影响 [J].
李德豪 ;
谢文玉 ;
刘勇弟 ;
凌洪吉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03) :461-464
[3]   A2O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J].
吴昌永 ;
彭永臻 ;
彭轶 .
化工学报, 2008, (12) :3126-3131
[4]   异波折板复合厌氧污水处理中试研究 [J].
韩相奎 ;
叶长兵 ;
庄金鹏 ;
毕冬 ;
王雷 .
环境科学, 2008, (11) :3077-3080
[5]   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厂A/O脱氮工艺的调试和优化 [J].
韩志胜 ;
刘玉 ;
江雄志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12) :96-98
[6]   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研究 [J].
周彦 ;
濮文虹 ;
杨昌柱 ;
章北平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04) :293-296
[7]  
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因素[J]. 陈清后.污染防治技术. 2007(01)
[8]  
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因素[J]. 陈清后.污染防治技术. 2007 (01)
[9]   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 [J].
高景峰 ;
彭永臻 ;
王淑莹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6) :11-15
[10]   A/O工艺硝化与反硝化反应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J].
马勇 ;
彭永臻 ;
王淑莹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5, (02) :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