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49
作者
施晓耕 [1 ]
黄如训 [1 ]
刘春岭 [2 ]
林健雯 [1 ]
廖松洁 [1 ]
李常新 [3 ]
解龙昌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丁苯酞; 脑卒中; 高血压; 人工寒潮; 微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共250只,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30只,实验对照组100只,消旋丁苯酞治疗组90只,所有大鼠均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假手术组不上银夹,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脑卒中。预防组给予消旋丁苯酞,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处死前1min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取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常规病理HE染色,统计卒中灶数目;石蜡切片后荧光显微镜下统计大脑微血管数量,并行血管特异性的标志物vwf免疫组化,经图像分析测定卒中灶体积和统计阳性血管个数。结果人工寒潮后各组卒中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实验对照组(32.99%)、消旋丁苯酞组(23.53%)和假手术组(0)。在脑梗死中消旋丁苯酞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实验组(P<0.05),脑出血及混合性卒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出血及混合性卒中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微循环病理结构改变为,实验对照组的微血管形态结构受损最严重,血管明显狭窄、变细及管腔内较多沉淀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而消旋丁苯酞治疗组的微血管结构基本完整,管腔内有少量红细胞。FITC标记的脑血管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假手术组(411.48±96.53)、消旋丁苯酞组(399.87±165.64)及实验对照组(296.47±112.29)。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改善脑微循环而起到减少脑卒中及降低脑损伤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脑卒中发作的常见诱因分析 [J].
刘春岭 ;
黄如训 ;
解龙昌 ;
朱良付 ;
曾进胜 ;
苏镇培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5, (01) :4-7
[2]   脑梗死的微循环改变及其治疗 [J].
黄如训 ;
王新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 (04) :315-316+327
[3]   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J].
解龙昌 ;
黄如训 ;
李常新 ;
廖松洁 ;
刘冰 ;
陈立云 ;
温红梅 ;
王新 ;
叶钦勇 ;
施晓耕 ;
林健雯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 (03) :198-201+251
[4]   气象因素促发卒中的实验研究 [J].
黄如训 ;
肖小华 ;
李玲 ;
罗森波 ;
高庆春 ;
黄海威 ;
殷梅 ;
高桂明 ;
杨亚正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05) :45-47
[5]   重视脑卒中后脑微循环的保护 [J].
黄如训 ;
陶玉倩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8, (06) :60-60
[6]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J].
黄如训 ;
曾进胜 ;
苏镇培 ;
陈颖贤 ;
潘勇辉 ;
黎锦如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1, (05) :257-260+317
[7]   Temporal impairment of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J].
Dawson, DA ;
Ruetzler, CA ;
Hallenbeck, JM .
BRAIN RESEARCH, 1997, 749 (02) :200-208
[8]   PHENYLEPHRINE-INDUCED HYPERTENSION REDUCES ISCHEMIA FOLLOWING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J].
DRUMMOND, JC ;
OH, YS ;
COLE, DJ ;
SHAPIRO, HM .
STROKE, 1989, 20 (11) :153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