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对金融支农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来自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证据

被引:34
作者
马九杰 [1 ]
亓浩 [1 ]
吴本健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 农信社改制; 金融支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忽略了发展阶段的差异,金融机构市场化是否会抑制其支农力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农业部门与工商业部门相对发展差距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对金融支农的异质性影响,并基于2010~2016年982家农信社和农商行的数据,利用农信社转制农商行后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提高这一"准自然实验",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第一,现阶段农信社转制显著提升了其金融支农水平,但金融支农水平提升的主要受益对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通农户融资困境仍然没有缓解。第二,农信社改制后贷款结构的调整是符合其比较优势的,改制后贷款利润率没有下降。第三,农信社改制对金融支农的影响与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农信社所在地区的农业与工商业部门发展差距越小,农信社改制对金融支农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在城乡融合发展时期,应继续坚定地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同时关注普通农户的融资困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1949~2019年) [J].
周立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4) :78-100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的演变 [J].
孔祥智 .
教学与研究, 2019, (08) :5-14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外来投资重要吗? [J].
钟真 ;
余镇涛 ;
白迪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6) :76-93
[4]   金融监管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研究 [J].
谢宏 ;
李鹏 .
农业经济问题, 2019, (02) :101-107
[5]   中国经济转型40年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J].
李实 ;
朱梦冰 .
管理世界, 2018, 34 (12) :19-28
[6]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8]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9]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 [J].
黄益平 ;
王敏 ;
傅秋子 ;
张皓星 .
国际经济评论, 2018, (03) :106-124+7
[10]   双重目标如何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 [J].
周月书 ;
彭媛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1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