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羌塘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王碧香 [1 ]
叶和飞 [2 ]
彭勇民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遥感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羌塘盆地; 中、新生代; 火山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s1.007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羌塘盆地火山岩(含少数侵入岩)的锶(Sr)、钕(Nd)和铅(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获得中、新生代不同类型火山岩和花岗岩类Sr同位素比值大多数为0.706~0.710,εNd值为-0.54~-8.1,均为负值,206Pb/204Pb值为17.1493~19.0313,207Pb/204Pb值为15.4350~15.666,208Pb/204Pb值为37.566~39.072。根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中生代火山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区和下地壳,原始岩浆为壳幔混合型,可能与造山带的岛弧—活动陆缘环境有关。早第三纪火山岩岩浆来自富集幔源区,与大陆拉张环境有关。第四纪火山岩形成于高钾熔岩区内,与俯冲环境有关。总之,本区的火山岩中生代为造山带火山岩,新生代(主要为早第三纪)为大陆裂谷带火山岩。
引用
收藏
页码:946 / 9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同位素地质学教程.[M].沈渭洲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
[2]  
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M].李兆鼐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3]   青藏北部新生代钾质火山岩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邓万明 .
岩石学报, 1993, (04) :379-387
[4]  
西藏中部地区火成岩中熔体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J].王碧香.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