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北京地区三种新型毒品流行滥用特征
被引:52
作者:
王艳芬
[1
]
张玉竹
[1
]
连智
[2
]
孙桂宽
[2
]
鲍彦平
[2
]
刘志民
[2
]
机构:
[1] 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
[2]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新型毒品滥用;
冰毒;
摇头丸;
氯胺酮;
流行病学调查;
D O I:
10.13936/j.cnki.cjdd1992.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R749.64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发生流行性滥用的主要"新型毒品"的滥用现状、滥用特征和对个体身心及社会的危害。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主要吸食"冰毒"(MA)、"摇头丸"(MDMA)、氯胺酮(ketamine)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新型毒品"滥用人员268名,其中滥用毒品种类以MA为主139例(51.9%),以MDMA为主62例(23.1%),以氯胺酮为主67例(25.0%);被调查对象的年龄29.2±s6.3 a(最小年龄19 a,最大年龄50 a)。滥用者的职业涉及多种行业,以私营/个体劳动者(37.5%)和无业者(32.2%)为主。三种"新型毒品"滥用方式和滥用场所的特征是:"冰毒"滥用场所以家中(59.7%)为主,主要滥用方式为烫吸(98.6%);"摇头丸"滥用场所主要集中在歌舞厅(66.1%),滥用方式以口服为主(96.8%);氯胺酮滥用场所以歌舞厅为主(55.2%),滥用方式以鼻吸为主(91.0%)。滥用毒品的种类除以上述三种"新型毒品"为主外,该群体中的部分人还有"麻谷"、可卡因、大麻和海洛因滥用行为/经历。该群体95.5%在停止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戒断症状/体征,59.0%出现过主动或强迫性寻找和服用"新型毒品"的行为。268例"新型毒品"滥用者滥用"新型毒品"后均出现了涉及重要生命器官和精神系统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体征,使用"新型毒品"后体重平均减轻12.57 kg±s9.25 kg,有4.5%的滥用者发生急性中毒。有27.3%发生与使用"新型毒品"有关的冲动行为、易激惹及打架、吵架等行为,63.6%发生过使用"新型毒品"有关的性冲动,4.9%发生性暴力行为。结论:北京地区"新型毒品"滥用及其产生的健康和社会后果严重,滥用后可产生中度至次重度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精神依赖性强度强于躯体依赖性。由于其特殊的药理/毒理学作用,滥用后不仅损害了个体健康,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目前北京地区正面临着继海洛因之后多种"新型毒品"流行滥用的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4+459
+459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