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实现

被引:12
作者
张兆同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关键词
增长极; 扩散效应; 区域协调发展;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9.06.04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对增长极扩散效应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产业、资源、企业、政府、社会、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与产业关联、资源要素流动、企业转移区位选择、政府行为、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市场机制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了我国增长极扩散效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劳动力流动替代资本流动的辨析与展望 [J].
江霈 ;
冷静 .
财经科学, 2008, (12) :105-113
[2]   增长极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 [J].
张永红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3 (06) :117-120
[3]   二元结构视野下对“增长极”理论的重新审视 [J].
李小敏 .
江海学刊, 2008, (04) :64-69+238
[4]   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经济研究, 2008, (06) :85-94
[5]   漂移与叠加——增长极的两种成长模式及启示 [J].
段世德 ;
寿厉冰 .
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5) :81-84
[6]   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选择 [J].
徐志尧 .
黑河学刊, 2007, (05) :43-45
[7]   增长极理论及制约因素分析 [J].
林元旦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09-112
[8]   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 [J].
王桂新 ;
毛新雅 ;
张伊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1-9
[9]   增长极理论的拓展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建 [J].
万小艳 ;
吴淑凤 .
经济问题, 2005, (01) :13-15
[10]   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 [J].
郭金龙 ;
王宏伟 .
管理世界, 2003, (07) :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