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15
作者
白淑英 [1 ]
张树文 [2 ]
张养贞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化; 敏感性;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利用195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逐个图斑跟踪记录的方法,动态监测每个图斑在各个时段的变化过程。从研究起始时间开始从来没变过,或变化次数较少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稳定类型的转换,而变化次数较多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不稳定类型的转换。根据每一土地单元土地利用变更次数的多少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将研究区某一时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未变更类型、人类干扰型、自然演化型3种类型,分析了各种用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稳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域和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城镇及居民用地、耕地最为稳定;其次是土地退化的盐碱地和未利用土地;沼泽地、林地、草地稳定性较差;②当未变更类型和自然演化类型向人类干扰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将趋于稳定,在下一时段变化的可能性较小;未变更类型和人类干扰型向自然演化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趋于不稳定,在下一时段发生变化的概率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区域分异 [J].
汪小钦 ;
王钦敏 ;
刘高焕 ;
励惠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65-171+333
[2]   县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转换研究——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J].
白淑英 ;
张树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67-70
[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