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被引:71
作者
李献云 [1 ]
费立鹏 [1 ]
张亚利 [1 ]
徐东 [1 ]
童永胜 [1 ]
杨甫德 [1 ]
况利 [2 ]
机构
[1]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WHO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关键词
量表; 自杀意念;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现况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评估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在大学学生匿名与署名调查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定位于重庆市的42所大学作为调查现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4所大学的765例大学学生,其中629例完成了自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主动自杀意念和BSI-CV(分别评估最近一周及既往最严重时的状况)。随机安排一半学生署名、一半学生匿名接受调查。310例学生在首次调查后第5~8天完成了重测。结果:总样本最近一周和最严重时BSI-CV总分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分别为0.78和0.86,匿名样本为0.74和0.88,署名样本为0.81和0.84。总样本最近一周和最严重时BSI-CV总分的重测一致性ICC分别为0.56和0.75,匿名样本为0.80和0.81,署名样本为0.41和0.69。根据主动自杀意念评估条目将被试分为有、无主动自杀意念两组,有主动自杀意念组最近一周和最严重时BSI-CV总分均高于无主动自杀意念组(均P<0.05)。结论: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良好。匿名调查时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优于署名调查时。
引用
收藏
页码:862 / 8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童永胜 ;
李可进 ;
张亚利 ;
张艳萍 ;
徐东 ;
牛雅娟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4) :250-255
[2]   城乡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关系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杨少杰 ;
王志青 ;
张艳萍 ;
李诚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10) :734-739
[3]  
308名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J]. 刘茂玲,陈晓燕,邹宇华,方小衡.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08)
[4]   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范引光 ;
肖琴 ;
王茜 ;
李文先 ;
董玛霞 ;
叶冬青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3)
[5]   北京市两所医学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J].
刘宝花 ;
黄悦勤 ;
钮文异 ;
吕姿之 ;
岳川 ;
王培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2)
[6]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J].
高宏生 ;
曲成毅 ;
苗茂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9) :16-19
[7]  
伤害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声湧, 2007
[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in China [J].
Zhang, Jie ;
Brown, Gregory K. .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2007, 11 (02) :203-210
[9]  
Examination of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Factors and Suicide-Related Outcome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J] . Matthew K. Nock,Alan E. Kazdin.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 2002 (1)
[10]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with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J].
Beck, AT ;
Brown, GK ;
Steer, RA .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997, 35 (11) :103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