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

被引:12
作者
刘源鑫 [1 ]
焦峰 [2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粒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31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涑水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J].
高艳 ;
毕如田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3) :396-400
[2]  
延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J].刘春利;杨勤科;谢红霞;.环境科学.2010, 04
[3]   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J].
陈丽慧 ;
陈志彪 ;
陈志强 ;
邹爱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1) :66-68+73+273
[4]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5]   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J].
罗彦芳 ;
钱翌 ;
王秀珍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6) :371-375
[6]   基于TM遥感影像的闽西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J].
吴志杰 ;
陈松林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 (02) :171-176
[7]   重庆市生态修复示范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J].
辜世贤 ;
徐霞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244-249
[8]   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 [J].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卫伟 .
生态学报, 2006, (03) :663-670
[9]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徐建英 ;
巩杰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06-2413
[10]   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 [J].
赵文武 ;
傅伯杰 ;
陈利顶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326-333